汽车工程学院2019-2022
 首页 | 学院概况 | 系部中心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招生就业 | 科研工作 | 学团工作 | 双创活动 | 党建工作 | 校友专栏 | 资料下载 
站内搜索:
 
  首页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徐学东
2024-10-04 09:19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长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学东

传道授业、探索创新,耕耘二十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用心做一块垫脚石,引导、守护学生成长。

徐学东,男,汉族,19764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长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耕耘教学一线20年来,春风化雨、教书育人,用朴实的真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始终秉承寓教育于日常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带领着一批批有激情有梦想的大学生探索创新。徐学东在科研攻关克难同时不忘引导大学生认识并理解现代科技发展过程,激发他们解决专业问题的兴趣。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吉林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长春工程学院“创先争优”优秀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坚定信念、立德树人

作为党员教师,徐学东作风严谨细致、脚踏实地,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一贯对自己要求严格,自觉学习党史、党的政策方针,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把对党的信念内化于心。在课堂教学中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引导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任劳任怨,勇挑重担。近年来先后承担汽服、车辆、智运、机制、材料等多个专业十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作为任课老师,教学班级很多,徐学东努力认识每名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力争让每个同学通过提问、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加入课堂中来。这些做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他还担任新入职青年教师导师,悉心指导,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创新活力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胜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徐学东曾兼任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学院建立了包括“创新基地、创意工坊、创客空间、创新协会”四位一体的双创活动支持体系,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纳新培养-参赛训练-产品研发-大赛锤炼-创业实践”培养流程,在学院营造出全员参与的创新氛围。实现了“一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学科竞赛、一个教师至少指导一项大创项目、一个班级至少组建一个双创团队、一个专业至少举办一项学科竞赛”的目标。为各专业大学生提供了认识创新、感受创新、参与创新的平台。在他的努力下,汽车工程学院在全国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屡获大奖。

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徐学东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创新培养与专业培养两张皮的问题,领导学院进行改革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通过顶层设计确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将双创教育与机械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构建产教融合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双创导师团队,完成应用型双创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并实践优化。

科研育人,硕果累累

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为学校的科研骨干,徐学东始终保持着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在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车路协同领域先后主持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参与项目十余项。主持完成省科技厅100万元重大科技项目1项,与企业合作开展交通跨域集成与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的攻关。项目执行中,徐学东将科研项目分拆成多个子课题,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方式组建8支团队,带领着40余名大学生参与科研过程。引导学生熟悉科研的思路、方法,培养自我学习、独立钻研、进取创新的能力。该科研成果在2024年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生团队通过承担该项目中的子课题,先后荣获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

徐学东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累累硕果,第一完成人获得吉林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得专利、软著十余项。还担任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校企合作,相关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推广,提高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解决交通跨域集成与多目标评价等难题,受到行业部门好评。

学生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做教师的时间越久,对教师的责任理解就越深。从最初的知识传授人,到学习引导,再到专业人才的点亮者。教书二十年,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通过毕业生回访,企业调研,徐学东多次与学有所成的校友再聚首,在校友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时候,徐学东总会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在你们成长过程中,我能成为你们未来发展的一块垫脚石,就是做一名教师的应有本分。

徐学东一直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把耐得平淡、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准则。春华秋实,他用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努力践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师职责,为学校事业尽个人的绵薄之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初审 王雨  复审 徐学东  终审 高青松)

关闭窗口
中国教育科研网 | 长春工程学院 | 中国机械社区

长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